《攻坚拔寨战贫困》佘家坡上“硬汉子”

通讯员 郑家云 冯军 李玲

5月7日上午,椿木营乡范家坪村3组的佘家坡上,有一位壮年汉子正向往常一样赶着50多头山羊上了阴湾河。他就是村里人称之为“佘家坡的硬汉子”孙吉章。他凭借着一股子韧劲和不服输的精神,成为全村养殖大户,逐步走上了持续稳定的脱贫之路。

1972年7月16日出生的孙吉章是范家坪村3组人,父亲佘善正抚养着他们一家8姊妹,他派最小,上有5个姐姐,2个哥哥,在90年代初期,哥哥姐姐们都相继成家立业后,父亲佘善正于1992年10月也因病去世,年仅不满20岁的他,便与年迈多病的母亲陈冬梅相依为命,独自挑起一家俩娘母的生活重担。

“条件差、底子薄,再难也要挑起家庭重担,不想让自己一家成为社会的负担,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就能撑起一个贫困潦倒的家庭。”有了这样的信念,孙吉章在勤爬苦做的同时,一直开始尝试着利用本地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生态畜牧养殖业。因为地处偏僻,山高坡陡田地少,既无资金,又无技术,他的发展希望完全成了泡影。2014年9月,91岁的母亲陈冬梅又因长期患病离开了他,撒下了他及妻子舒世秀和年幼的2个小女儿。

2014年8月,村里进行贫困户精准识别,孙吉章一家4口人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宣恩县纪委干部胡启刚和温琼鹏成了他家的精准扶贫帮扶人。

“你现在手头很不方便,种植农经作物田土又少,但是,你这里海拔只有600米,还有10多里长的沿河狭窄荒地,可以学习掌握养殖生态山羊和高山黄牛的专业技术,要象滚雪球的办法扩大养殖规模,你只要把产业发展起来,我们百分之百的支持你。”胡启刚很快和他达成了共识。胡启刚清楚,帮扶的目的,不仅在于帮,更在于扶,扶就要扶到点子上。

孙吉章所在的佘家坡,背靠恩施市甘坪村辽叶湖,东面连接恩施市大垭村,近几年来,山腰上居住的5户人家已有3户长期在外务工,留下了大片荒芜的田土和荒山,于是,从2017年4月初,他自筹资金4万元,通过乡金融扶贫互助合作社支持贴息贷款资金3万元,在邻村购回了7只母山羊和8头高山母黄牛,又请工匠把原来的103平方米的破烂牛栏圈进行了改造,仅仅一年多时间,7只母山羊已滚动发展到了53只。光靠养山羊还不能满足他脱贫致富的愿望,今年2月,他利用本地外出务工村民的田土,通过亲戚帮忙种植了5亩黑麦草,15亩苞谷,饲养了2头生猪,还在自家的当家田里栽植了一亩名贵中药材竹节人参。

当问到他今年能否脱贫和今后的计划时,他说:“现在精准扶贫政策对我扶持很大,经过繁殖,到今年底,山羊可发展到120多只,黄牛可发展10多头,我已经算是养殖大户了,特别是县纪委驻村脱贫尖刀班干部不仅协助扶贫贷款3万元,还为我补助了产业发展资金3000元,仅去年腊月,仅在家里卖掉的7只肉山羊,平均每头收入都在900元以上,毛收入差不多有6400多元,今年底还要出栏一批肉羊,今年脱贫肯定没问题。往后我还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收入应该会更多,我还要为2个孩子以后读书做准备呢。”

面对环境,面对现实,稳重沉着,信心十足,这就是孙吉章,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不仅仅只是发展养殖业,更要放飞他的脱贫梦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