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坪村: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种植赤松茸

种植赤松茸

赤松茸种植基地

云上宣恩报道(记者 王文雅 梁倩 李海波 通讯员 陈辉 郑家云)“成熟后,在把好质量关的前提下,采摘及时可得50件。” 近日,在椿木营乡白果坪村赤松茸种植基地里,福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幸福正与客户就订单进行详细沟通。

白果坪村平均海拔1680米,多年来以蔬菜种植为主,村民收入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为让产业类型多元化、村民有更稳定的收入,经过多方考虑,借助精准扶贫契机,该村在今年年初引进了赤松茸。

这几天,工人们在基地里忙着打垄、栽种菌丝,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的地垄成为了乡间一道别样风景。

“以往就在别处从事蔬菜收割、装车的活路,到基地来后,家庭、工作能够同时顾及,收入还更高。”正在务工的村民朱秀枝笑着说。

目前,该赤松茸基地面积已达300余亩,吸纳当地4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为进一步提高赤松茸品质,拓宽销路,基地还因地制宜,利用天然林的遮阴与湿度保持特点,发展起“林下套种”。“质量好了以后,全国各地都能销,这次,来自广州和香港这两个地方的客商下了100万斤的订单。”刘幸福介绍。

在发展好赤松茸的同时,白果坪村还把目光聚焦在了药材种植上。由于白三七、贝母等传统药材盈利周期长,不少药农失去了信心,对此,该村积极拓展思路,努力寻找经济效益高、又适应高山气候的品种并最终把目标锁定在缬草产业上。“缬草当年种植当年见效,每亩收益在3000元左右。”在该村党支部书记易军山看来,发展缬草,以短养长,既发展了新产业,也没有放弃原有的药材资源。

为打消村民们面对新产业时的顾虑担忧,易军山率先带头发展了10余亩缬草。通过引进药材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政府发挥第三方监督作用,基地与药农签订收购协议,保障药材销路,很好地稳定了药农收入。如今,村里已有50多户村民种植缬草,种植面积近120亩。

“政府和村里挂钩搞的事都比较可靠,作为老百姓,我也就种了2亩,要是以后好的话我都还是想多种一点,争取把这些产业发展得更好。”该村3组村民王英一脸笑容。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易军山肩负着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重任,他热切期盼着该村生物医药产业的稳步发展能够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日子好起来。

责任编辑:贺敏 

审核:欧阳章平

值班总编:孟希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